2025年河南省“向基层报到”是共青团河南省委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旨在引导青年学生返乡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生态环保和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活动。活动启动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校团委联合各学院广泛宣传、精心组织,鼓励学生结合专业优势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基层岗位,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向基层报到”参与者。他们在各自的实践岗位上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精神。
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23-1班魏兆乾
暑假期间,该生赴上街区委组织部开展政务实践,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展现出优秀的综合素质与强烈的服务意识。
实践中,该生积极融入岗位,在整理干部任免文件时细致严谨、字斟句酌,深刻体悟“组工无小事”的工作准则;维护党员档案、参与人才政策相关工作时,虚心向身边同志求教,既能沉心梳理繁杂资料,也能敏锐洞察“智汇活水”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良好的学习能力与责任担当。
同时,该生主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参加“警彩青春·平安同行”活动并接受采访,学习宣传反诈、禁毒知识;作为大学生代表在政务实践座谈会上积极发言,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参与“郑向上·先锋课堂”,对上街的红色文化、安全理念、发展历史及高质量发展路径形成更深刻认知。
望该生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与感悟,以专业为笔、热忱为墨,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持续成长,书写更精彩的青春答卷。

药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24-1班吴牧函
2025年暑假期间,吴牧函在共青团荥阳市委完成了为期月余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经历不仅是对公共部门运作的直观认知,更成为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契机。
在行政事务处理中,她系统梳理了社区政务材料的归档流程,通过数据录入与分类管理的实践,深化了对基层治理规范化运作的理解。参与“乐学一夏”教育项目期间,她不仅协助课程实施,更通过系统观察与反馈收集,形成了对素质教育实践的独到见解。宣传工作中撰写的系列报道,则展现了她将具体活动升华为具有传播价值内容的能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希望工程”调研中的实地走访,使她得以深入认识社会公益项目的运作机制与实质影响。这段经历不仅培养了她的社会调研能力,更引发了对公共服务价值的深层思考。
此次实践超越了简单的技能锻炼,既强化了她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塑造了她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为其未来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物流与电商学院物流管理24-2班张铮铮
2025年暑假期间,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物流与电商学院物流管理24-2班张铮铮同学积极参与暑期公益托管班志愿者活动。这个夏天,她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听到那一声声清脆的“姐姐”。当她见证内向的学生逐渐敞开心扉、融入集体;当调皮的孩子在她的耐心引导下开始懂得遵守规则;当所有孩子齐心协力完成一件手工作品时,她深切地感受到了付出的价值与满足。
这次志愿服务,不仅让她在具体工作中获得了锻炼与成长,更让她对教育工作的艰辛与伟大有了更为真切地体会。在她看来,这绝非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倾注满腔爱心、持久的耐心与育人智慧的光荣事业。
最后,她衷心感谢所有天真烂漫的小朋友带给她的感动与快乐。这个暑假,也正因为这段与孩子们相伴的独特经历,在她的青春岁月中显得意义非凡。

外国语学院翻译24-3班李一婷
在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期间,李一婷同学通过“河南省共青团向基层报到”平台参与实践,在共青团汝州市委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政务实践。作为团市委大学生联盟成员,她在电商赋能大会担任志愿者,了解相关政策术语的中英文转化,提供参会引导,流程及政策答疑;她积极参加“青力助残,阳光伙伴”主题助残宣传活动,协助物资筹备与互动课堂,通过中英双语诗词朗诵和趣味游戏鼓励残障群体展示才艺;同时,作为一名政务实践员,她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参与爱国主义观影并分享青年责任感悟;严守“精准零错”标准整理干部人事档案,完成分类核对。
立足河南基层实践要求,她将自己专业的语言能力融入政务服务与志愿工作中,既熟悉了基层治理的实际逻辑,也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未来她将持续发挥语言特长,以双语沟通、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助力家乡建设,让青春在基层绽放光彩。

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城乡规划23-2班郭帅江
郭帅江,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城乡规划23-2班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家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于2023—2025年寒暑假,积极参与了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上官镇人民政府的多次志愿实践服务,主要工作是配合乡镇领导整理审核近年乡镇各村党员档案,确保内容完整;整理申报乡镇各村“三主干”材料;归纳整合往年老旧党员档案材料。
在参与实践活动期间,他不仅提升了沟通协调与问题解决能力,更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奉献的价值。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明白,理论需结合实际,青年应主动担当,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物流与电商学院电子商务23-3班李今晨
2025年暑假期间,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物流与电商学院电子商务23-3班的李今晨积极响应“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在家乡镇政府党政办参加社会实践,近距离了解基层政府运行机制,切身感受家乡文化的活力和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实践中,他作为志愿者参与了“2025年新乡市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负责引导和秩序维护工作,在服务中见证了家乡文明建设的成果,锻炼了沟通与协调能力。随后,他两次随村干部走访王金岭美术馆、郭仲隗纪念馆等文化地标,从艺术与历史的积淀中深化了对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的理解。参与镇篮球训练营并与小朋友们互动,让他体会到基层文体活动的温度和意义。
这次实践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润,使他更加认同家乡的发展方向。他将以此为起点,主动传播家乡文化,把所学转化为行动,为家乡振兴与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物流与电商学院物流管理23-1班付海峻
2025年暑期,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物流与电商学院物流管理23-1班的共青团员付海峻,以息县大学生联盟副主席的身份,在共青团息县县委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他统筹执行短期活动,包括筹备大学生交流分享会、推进防诈骗宣传和“河小青”垃圾清理等公益活动,组织竞赛及线上家乡宣传,开展“圆梦大学”下乡走访和黄金沙滩宣传志愿服务;同时协调对接为期两个月的政务助理岗位,完成需求收集、岗位匹配和问题跟进,保障实践有序进行。
此次实践,他积累组织统筹经验,深化家乡认知,增强服务责任感,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园艺学院园艺技术24-4班李秀
8月1日至25日,李秀通过“向基层报到”平台,参与顿岗乡以“暑假安全+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暑假志愿活动。活动首日,她协助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宣讲,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留守儿童普及防溺水、交通安全、防诈骗等常识,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随后,她参与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分享会,结合红色故事、爱国影片片段,向孩子们传递家国情怀,鼓励大家铭记历史、奋发向上。在活动中,她主动维持现场秩序,耐心解答孩子们的疑问,协助整理宣讲资料和活动照片。
在这为期24天的志愿服务中,李秀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配合完成各项任务,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让安全知识和爱国理念深入人心。此次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她的沟通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更让她在传递正能量中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收获了基层实践的宝贵经验。

我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此次“向基层报到”社会实践正是这一定位的生动体现。基层是青年成长的“练兵场”,更是信农学子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希望全校学子以他们为榜样,持续深耕基层、服务群众,将专业所学与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家乡振兴、区域发展乃至农林事业进步,持续贡献信农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撰稿/阮晓晖 摄影/实践学生)
编审/阮晓晖 审核/魏竞超 终审/朱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