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两高四着力”,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6月28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踏上“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深入固始乐道冲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活动,以多元活动形式搭建知识传播桥梁,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活动伊始,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固始县苏维埃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展厅内,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重温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泛黄的手稿、锈迹斑斑的武器、珍贵的历史影像,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参观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大别山精神为指引,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乐道冲村村委会,召开实践活动会议,团队指导老师易蕾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流程。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围绕乡村需求展开热烈讨论,明确了以“贴近生活、精准服务”为核心的实践方向,为后续活动开展筑牢根基。

紧接着,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队员们化身“科普使者”,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村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解答食品储存、烹饪误区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村民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同时,招生宣传与资助宣传工作也有序进行,团队成员耐心解答村民们关于高校招生政策、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疑问,为乡村学子搭建起通往高等教育的信息桥梁。


在与乡村孩子的互动环节,充满了欢声笑语。师生们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果酱画,用果酱在餐盘上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过程中,师生们向孩子们传达了节约粮食的理念,鼓励他们珍惜每一粒粮食。此外,团队还带来了精彩的八段锦表演,充分展示了传统养生功法的魅力。表演结束后,师生们手把手教小朋友们一些简单的八段锦动作,让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送去了食品安全知识和教育信息,丰富了乡村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提供了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宝贵机会。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大别山精神的理解,增强了服务乡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乡村广袤的土地上书写青春华章。未来,学院将继续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组织开展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撰稿/易蕾 摄影/侯梦娇 王瑞瑾)
编审/黄卉卉审核/杨婷终审/李海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