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现将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
2025年9月底前,各学院做好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并组织召开动员会,做好“格子达”系统教师账户和学生账户的生成,本届论文将实行全过程电子化管理。各学院应严格遵守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及时在系统中进行归档。个别专业因生产季节等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的,需由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组长提出情况说明后自行安排时间。
二、选题
2025年10月底前,根据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相关规定,各学院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报与师生双选工作,并妥善保存好选题材料。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数不低于50%。课题申报环节中学院还应对院内申报题目情况进行相似度审核,避免出现重复课题。
三、开题
2025年11月初至2025年12月底,各学院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工作。学生选定题目后,原则上不再调整,并由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并在学院规定时间段内上传系统。如果因特殊原因确定需要变更题目或指导教师的,学生需填写《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变更申请表》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变更,但时间需早于中期检查。
三、论文撰写与中期检查
(一)论文初稿撰写
在开题完成后,学生应尽快调研、收集与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数据等材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为加强过程化管理,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设计)时要认真填写过程指导记录。
(二)中期检查
2026年3月底前,各学院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时间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工作并督促学生在“格子达”论文系统中上传中期检查表,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情况,必要时重新开题。
(三)答辩前论文定稿
在2026年4月中旬前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相关规定,修改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形成答辩前论文定稿。
四、答辩
(一)学术规范检测
我校拟参加答辩的2026届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需在2026年4月29日前于“格子达”论文管理系统中完成答辩前论文提交和学术规范检测(学术规范检测通过标准为:总相似比低于30%、疑似AIGC风险等级20%中风险以下),教务处将于2026年4月30日公示通过检测的学生名单,并通知未通过学生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2026年5月7日前进行修改和复检,复检通过方能进入后续流程,但复检通过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不得高于良好。复检结果仍然不通过的,取消参加第一批答辩资格,继续修改毕业论文(设计)推迟参加第二批答辩。推迟参加第二批答辩时仍不通过检测的,取消当年答辩资格,延迟一年答辩。
学术规范检测阶段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认定有严重抄袭行为的,取消该生申请毕业资格及学位申请资格。
(一)答辩资格审查
2026年5月8日至2026年5月15日期间,学院根据学校公布的学术规范检测通过情况,组织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及时进行评分并完成学生答辩资格审查工作。指导教师评分低于60分,学生无答辩资格;评阅教师评分低于60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应对学生论文(设计)进行复议,决定学生能否参加答辩。评分完成后由教务处公示答辩资格审查结果,不具备答辩资格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批次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已参加答辩的,答辩结果和成绩无效。
(二)第一批答辩阶段
2026年5月中旬至2026年6月初,各学院成立学术答辩委员会和第一批答辩小组,并向参加第一批答辩学生公布具体分组情况、时间安排和答辩地点。答辩小组不得少于3人,且答辩小组人数为奇数,具体要求以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为准。答辩小组围绕答辩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展开提问,并根据答辩情况评定答辩成绩。学生在答辩通过后应尽快根据答辩意见进行整改,在第一批学位授予信息报送前于论文管理系统中上传答辩后终稿,并及时由指导教师和学院完成审核。第一批答辩名单中未通过或者未参加的学生进入第二批答辩。
(二)第二批答辩阶段
2026年7月10日前,学院应组织未正常参加答辩的学生和第一批答辩未通过的学生进行第二批答辩,并在第二批答辩前将答辩名单和分组情况报教务处备案。第二批答辩仍未能通过者不能毕业,随下届学生重修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五、总结评优
2026年6月底至2026年7月中旬,各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并根据我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定办法,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各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数量按照本院毕业生总数的3%进行推荐。
六、材料归档及报送
(一)整理归档
2026年7月初至2026年7月中旬,各学院将所有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纸质文档装入论文资料袋,资料袋每生1个,由学院保存。此外学院应留存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电子文档。
(二)材料报送
1.各学院需于2025年9月28日前报送本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2.2026年7月底前,各学院应认真总结,及时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一览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等材料装订成册,一份学院留存,一份提交教务处。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教务处
2025年9月23日